杜光华烈士
杜光华牺牲地
杜光华,原名杜云生、杜永海。生于1915年,家住四川省阆中县(市)凤仪乡杜家崖。
1932年11月下旬,他加入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武装游击队,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升保农民武装暴动”,进一步经受了血与火的锻炼。
1933年,红四方面军入川不久,杜光华终于实现了夙愿,加入了红军队伍,开启了他的戎马生涯。红一团先后任命为通讯班长、排长、连长等职,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光华所在的115师开赴抗日前线。1937年9月,他随队参加了名扬中外的平型关大战和次年9月20日的山东梁山歼灭战。在这两次战斗中,他英勇善战,荣获模范连长称号。1939年后,他先后被提任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40年1月26日,已担任团参谋长的杜光华,随队攻打郯城。当夜,他亲率部队,在火力掩护下,于凌晨4时,炸塌了城墙一角,通道打开,指战员们一拥而入,郯城终于被攻破,此战俘敌千余人。1944年,杜光华提任为胶东军区14团团长。同年11月17日,他奉命开赴郭城,在长沙堡一带打击日伪军。下午5时,日伪军1500多人陆续进入14团的埋伏圈内。杜光华一声令下,激烈的战斗开始,经过一夜的苦战,打退敌人的四次冲锋,最后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次日拂晓,遭受重创的日冠大岛部队向莱阳方向狼狈逃窜。此战,击毙日寇120人,俘敌12人,伤敌和缴获武器一大批。1945年秋,在胶东打完古庄后,上级命令他率14团攻打小河子伪军。当时,驻守此地的伪军有两千余人,且工事坚固,战斗力亦较强。战前,杜光华召开了营以上干部会议,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制定了可行的作战方案。经过两昼夜的艰苦战斗,终于全歼此敌。
1945年9月,胶东军区之一部,横渡渤海,挺进东北。1946年1月,改番号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下属3个旅,杜光华任1旅旅长(后改为10旅)。部队改编后,杜光华率部参加了田庄台、营口、沙岭等战斗,出色地完成了守卫海防的任务。同年1月上旬,国民党52军进占了我营口等解放区,为夺回该地,我纵队集中6个团的优势兵力,发起营口攻坚战,杜光华率部担任主攻。首战营口,全歼守敌一个加强营,毙敌、伤敌、俘敌1759人,解放了营口市。不久,国民党新6军等部分路向我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杜光华在担任守卫任务中,率部参加了赫赫有名的三保本溪、鞍梅战役和大石桥战斗。在这几次战斗中,10旅全体指战员,作战骁勇,打出了胆略,打出了威风,创造了辉煌战绩。
1946年7月,我4纵队奉命将所属3个旅改番号为3个师,杜光华任10师师长。不久,新开岭战役拉开了序幕。这次战役是杜光华任师长后打的一次十分艰苦、激烈,且战绩辉煌的硬仗。从10月29日夜至11月2日拂晓,经过3日9次反复顽强的冲杀,终将老爷岭阵地最后攻占。至此,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第25师全军覆没,敌师长李正谊,副师长段培德、黄健群等以下8000余人及全部武器装备均被缴获。此次战役,开创了东北我军8个团的兵力全歼一个整师的范例,创造了南满自卫战的辉煌战绩,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传令嘉奖。
1946年末,杜光华奉命率10师避敌围堵,星夜间程,长途奔袭,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下,深入敌后,有力地配合纵队取得了第一次临江保卫战的胜利。为打退敌军第二次向临江地区的进犯,杜光华1月30日率部再次插入敌后,牵制阻击敌人前进。由于10师强有力的阻击,威逼通化,致使国民党两个师北援严重受阻,我军在高丽城子、三源浦歼敌5000余人,从而取得了第二次临江保卫战的胜利。然而,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纠集了一切可能机动之兵力,于2月18日发动了第三次向临江地区更大规模的进犯。此时,杜光华奉命率10师与3纵队配合共同向犯军进击。从19日至22日下午,先后将下水洞沟之敌驱逐,杜光华率部在向大龙爪沟前进中,又将西岔以西3个高地全部占领。接着,又将高丽城子之敌6个营逐一击溃。高丽城子一带向南突围之敌,拼命反抗,异常激烈的战斗持续到黄昏。当战事稍停,杜光华便冲上前沿阵地察看地形和敌情,这时,敌方一枚迫击炮弹突然在他身旁炸响,他与警卫员同时壮烈牺牲,鲜血洒在铺满白雪的571高地。为了战事的需要,威震敌胆的这员虎将殒落后,暂时没有对外公布。
当第四次临江保卫战取得彻底胜利后,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于1947年2月,在临江镇韩家台子南山坡上召开隆重的追悼大会,当地党政军民代表以及各界人士集结在一起,向这位年仅31岁而戎马16载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杜光华烈士默哀告别。司令员肖劲光、政委陈云在讲话中,号召军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英烈的未尽事业,彻底打垮反动武装,把红旗插向全中国。后来,通化县人民政府,将他牺牲之地小荒沟更名为光华乡。新中国成立后,通化市为烈士修建了凌园,庄严的墓碑上“杜光华将军之墓”闪耀着光芒,让人们永远怀念这位无衔将军。近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的黄金时段,先后播出的《四保临江》、《陈云》两部影视剧中,均以实名展现了杜光华的军事指挥才能,令人敬仰。
相关链接
链接一:
碧血丹心化春色 白山松水记英名——记杜光华烈士
1947年2月22日,在四保临江战役第三次保卫战中,素以骁勇善战著称的我十师师长杜光华,在通化县小荒沟571高地指挥战斗时不幸被敌人的迫击炮弹弹片击中,为通化的解放、为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纪念我军这位优秀的指挥员,人民政府将其牺牲地小荒沟,更名为光华,即现在的光华镇。
一、当红军抗日御侮
杜光华,原名杜永海,幼名海生。1915年出生在四川省阆中县天林乡杨寺垭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中共南部(县名)县委在地处阆中、剑阁、盐亭三县交界的升钟、保城等地发展党员,1930年成立农民协会。1932年3月和7月,党在升(钟)保(城)地区成立了游击队。1932年10月,党发动和组织了震撼川北的升保农民武装暴动。杜光华积极、勇敢地参加了这次武装暴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杜光华所在的地方武装编入了红四方面军,至此,他的军旅生涯正式开始。
1935年4月,红四方面军取得嘉陵江战役胜利后,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开始长征。杜光华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与家乡的亲人也从此失去了联系。
杜光华在长征途中多次荣立战功,历任红一团的通讯班长、排长、连长等,经历了长征的全过程。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杜光华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称“老六团”,平型关大捷的主力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八军平江起义团。以下简称老六团)当连长。1937年9月,杜光华参加了名扬中外的平型关大战。1938年8月他又随老六团参加了山东梁山地区歼灭战,此役,老六团歼灭日军600多人。杜光华荣获模范连长荣誉称号。
1939年后他任老六团参谋长、副团长。此间他陆续读了不少马列著作以及有关游击战、运动战的军事理论书籍,军事指挥才能得到了迅速提高。
杜光华指挥作战非常顽强、骁勇,从来都是置生死于度外,在任何强大的敌人面前,他都无所畏惧。1940年1月26日,我军攻打山东郯城。盘踞在这里的日寇和伪军凭依着坚固的工事和精良武器扼守城池,我军几次强攻皆未破城。此战主攻部队为二、四团,老六团负责增援。当时老六团的兵并不多,只有四个步兵连、一个特务连和一个炮排。当夜主攻团发起攻城,几次冲击皆末奏效,伤亡很大。时任副团长的杜光华分析敌我态势后,建议团长贺东生向上级请战,要求变打援为主攻。师部同意了杜光华提出的建议,决定选择敌人薄弱部位,采取爆破强攻的方案。接到任务后,杜光华与贺东生立即研究了作战计划。杜光华请缨亲自率队伍攻城。在召集排以上干部作了动员后,他斩钉截铁地说:“郯城纵然是铁打的,也要坚决把它砸烂。今晚我和大家一起攻城,攻不破,谁也别想回来”。杜光华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激励了全体指战员。当夜,在杜光华的带领下,集中了团里所有的炸药,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爆破敌墙的战斗。前面的爆破手倒下了,后面的又接着冲上去,一次次进击延续到凌晨四时,终于将敌城墙炸塌。我军胜利占领了郯城,俘虏千余人。
1944年,杜光华任胶东三大主力团之一的十四团团长。11月17日,十四团奉命开赴郭城一带,打日伪赵保原民团。下午3时,部队进至长沙堡高家长沙南山时,前面发现日寇大岛部队与伪军1500余人,杜光华当机立断,改变作战部署,指挥部队抢占长沙堡附近高地,伏击敌人。下午5时,日伪军进入埋伏圈。杜光华命令一营在正面向敌人发起突然攻击,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敌人顿时乱作一团,牲口、粮食、衣物丢得漫山遍野。日伪军怆惶应战,虽组织了几次冲锋,均被我一营、三营击溃。日落后,日伪军又组织突围,战斗异常激烈,杜光华镇定自若,迅速调整部署将敌截住,多次打退敌人的疯狂冲击,战斗取得了全面胜利。胶东军区首长给十四团全体战士写了慰问信,以示嘉奖。
1945年2月,杜光华率部参加了讨伐大汉奸赵保原战役。他指挥十四团在右路打击由乔家泊、昌山院、莱阳城等地的援敌。战斗由2月11日一直打到12日深夜。十四团打退了敌第3团的进攻。击溃敌伪自莱阳城来援的一个营。赵保原由老巢万弟村地直道逃跑后,十四团奋力截住逃敌。在撕杀中俘敌300余人。十四团一部与联卫军合围,残敌大部被缴械。万弟被我军全部占领。此役战果辉煌,毙敌团长以下2000余名,俘敌7370名,打散敌军2000余名。
此后,杜光华率十四团参加了平西战役、古庄、小河子战斗,以赫赫战功迎来了祖国的光复。
二、战辽东威震敌胆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战略部署。1946年8月未,在中共中央和胶东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杜光华率部队首批横渡渤海,秘密挺进东北。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当时八路军中有很多知名的指挥员都隐姓埋名,起一个临时的名子。杜师长也将“永海”改为“光华”,意在光复中华。全国解放后,很多隐姓埋名来东北的军地两方面干部,都恢复了原来真实的姓名,可是,由于杜师长在1947年壮烈牺牲了,关于他的名字、家乡、亲人的情况,一度成了难解之谜。
1946年1月,杜光华任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身)第四纵队一旅旅长。一旅不久改为十旅,即十师前身。部队改编后杜光华率部于海城、大石桥、营口一线执行守卫海防任务。
此时,国民党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谈判阴谋。一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调兵遣将,以收复失地为名,向我党领导的解放区猖狂进攻,内战烽火在东北逐日蔓延扩大。1946年1月上旬,敌五十二军已进我沟帮子、盘山、营口等地。为了打击国民党政府军迅速开辟新的登陆点和运输线以扩大占领区的企图,杜光华英勇率部参加了田庄台、营口、沙岭战斗,其中尤以营口攻坚战打得最为出色。1946年1月13日拂晓,战斗打响,杜光华率部主攻。很快扫清了市郊之敌,突入市内展开巷战,击溃伪警察署守敌,将大部敌军压入伪市公署大楼。敌凭高楼负隅顽抗,杜光华亲临前线,用炸药炸毁敌楼前工事,冲入楼内,敌军见大势已去,被迫举手投降,我军遂胜利攻克营口,共毙伤、俘敌1759名。
1946年3月底,国民党以新六军之十四师、二十二师、九十四军之五师及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分路向我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发起全面进攻。杜光华在纵队统一部署下,率十旅参加了赫赫有名的三保本溪战役、鞍海战役、大石桥战斗。每次战斗都充分发扬了他敢打敢拚的战斗作风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1946年5月三保本溪时,杜光华曾指挥以一个团的兵力将敌八十八师阻击于青堆子一带,指挥二十八团将前去解救敌二十五师之危的十四师,截击于长岭子一带。
在鞍山战斗中,纵队命令十旅、十一旅协同作战。杜光华率十旅主攻。他指挥二十八团夺取市周之东对白山、对炉山、对官岭之后,乘胜直插市中心。率部与敌逐街逐楼进行争夺。经八小时激战,最后将敌压缩于女子中大楼,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全部放下武器。
海城战斗是充分展示杜光华军事才能的一战。海城守敌设防严密,市内不仅有城垣可以守护,城后的玉皇山顶还修筑有多层次的碉堡群。5月28日,杜光华率两个团发起攻击,打退了国民党军多次反击并炸毁了一些地堡。29日拂晓,敌凭借坟皇山顶两个主要山头工事和城内炮火支援,使我前进受阻。杜光华根据各团特点,及时改变了作战部署。11时调动二十九团接替三十团的进攻阵地,集中炮火将玉皇山顶主要调堡摧毁,全歼玉皇山守敌。二十九团、三十团旋即兵临城下,在两个团兵力压力下,并结合开展政治攻势,促使184师师长潘朔端率师部与五五二团宣布起义。5月30日,杜光华奉命率三十团、保安三团及炮团一部,开往大石桥。次日,与国民党五五0团谈判,令其放下武器,谈判无结果。6月2日黄昏向敌人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占领其主要阵地并迅速截住逃敌。敌五五二团团部及二、三营被我全歼。
在这几次战斗中,杜光华因作战骁勇,战绩辉煌,受到东北民主联军首长、辽东军区首长传令嘉奖。1946年7月,我四纵队奉命将下辖的三个旅改番号为3个师。杜光华任十师师长。
1946年10月上旬,敌军采取“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进犯方针,我辽东地区的海龙、辉南、金川、辑安、新宾等县城相继被敌侵占。为阻敌前进,保卫南满根据地,我两个纵队及地方武装,采取以内线歼敌为主,内外线紧密配合的方针,决定于新开岭地区歼敌二十五师,保卫辽东省委和辽东军区机关向长白山区的首府城市——通化转移。
新开岭战役是杜光华任师长后打的一次十分艰苦、也是十分漂亮的硬仗。10月29日,战役开始前夕,杜光华接到作战命令:必须在一日之内赶到集结地——新开岭。十师驻地碱厂距新开岭为130华里,十几个小时赶到时间很紧。杜光华立即向部队作了紧急动员,之后火速率部于当夜21时冒着严寒,开始长途奔袭,途中马都累的走不动了,队伍却依然高速前进,最后以6小时的惊人速度提前赶至柏林川一线阵地。
总攻开始后激战了两昼夜,敌二十五师顽守老爷山,我十师久攻不下。骄横拔扈的二十五低估了我之战斗力,向沈阳总部鼓吹:“只要炮弹,不要援兵”此时,向南满进攻的各路敌军已进入我军后方,情况十分严峻。杜光华果断决定,各级指挥员亲临第一线,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一鼓作气在援敌未达之前拿下老爷山。在纵队炮火掩护下,他指挥十师进行强攻,动员文书、通讯员都上了阵地。战士们如万箭齐发,直向山顶冲去。此时我军炮火准确的将敌据守之大碉堡摧毁。经顽强冲杀拿下了老爷岭阵地。敌二十五师师长李正谊剃了光头化装成伙夫企图逃跑,被我活捉。至此,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王牌二十五师覆灭。此战开创了在东北以8个团的兵力全歼一个整师的范例,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通令嘉奖。
三、保临江血洒疆场
1946年末,国民党军气焰甚嚣尘上,妄图将南满我军全歼于长白山区。根据“七道江会议”精神,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四纵队命十师、十一师、十二师深入敌后作战。为了避开敌人的围堵,他坚持不骑马,不宿城镇,同战士们一起奔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宿营在荒山野岭之中。北国的12月,正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候。行军中吃不上饭是常事,只能边走边啃点冻窝窝头充饥。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仍顽强地率十师频频出击,打得国民党军丧魂落魄。从12月18日至月末,他指挥部队进行了五次较大的战斗,辗转回旋,钳制敌人。摧毁了平顶山以西、碱厂以北的国民党统治,有力地配合三纵队正面作战,取得了第一次临江保卫战的胜利。为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向临江地区的进犯。四纵队于一月末第二次插入敌后牵制阻击敌人前进。杜光华率十师,在外线全力向通化之国民党军新二十二师压缩。先是做佯攻通化之势,然后阻击敌二师增援。由于十师奋力阻击,威迫通化,使国民党二师、二十二师北援严重受阻。保证了我三纵队各部背后安全,从而取得了第二次临江保卫战在高丽城子、三源浦歼灭敌军五千余人的重大胜利。
1947年2月18日,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军,纠集了一切可能机动兵力,第三次向我临江地区大规模的进犯。我辽东军区命四纵队十师与三纵队共同向进犯敌军进击。杜光华接到作战命令后,立即率十师投入了激烈的战斗。19日他指挥部队将下水洞沟之国民党军二师一部驱逐。20日国民党军一九五师、二师各一部,闻知杜光华所率之部在下四平一线,而未敢前进。22日上午杜光华率部将西岔以西3个高地全部占领。下午高丽城子之国民党军二师先后以6个营的兵力,向我十师二十九团大龙爪沟门阵地猛烈冲击,均被我逐一击溃。
此时国民党军九十一师和二师、一九五师的各一部主力,被我压缩、分割包围于通化县境长春沟、高丽城子一带的丛山峻岭中,被围的九十一师主力十分恐惧被我全歼,拼命向南逃窜。担任阻击打援的我第四纵队直属队和十师,在纵队首长和十师师长杜光华的指挥下,虽受南北众多敌军的夹击,却如一道铜墙铁壁,有力地阻击着九十一师向南靠拢,并阻击一九五师和二师各一部北援。对取得第三次临江保卫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1947年2月22日,正当我军即将取得此次保卫战胜利之时,杜光华在通化县小荒沟二十团三连阵地指挥战斗中,被敌人的一颗罪恶的炮弹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
1947年2月末的一天,在临江韩家台子南山坡上,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区为杜光华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司令员肖劲光、政治委员陈云等领导同志出席了大会。肖劲光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从嘉陵江战斗到长白山,屡建战功的我军优秀军事指挥员杜光华烈士。
四、换人间英雄笑慰
60年过去了,杜师长的英雄事迹一直在通化人民中传颂。通化人民没有忘记杜师长,他的亲人们也一直在怀念着他。1986年,通化市委党史部门经过艰难曲折的调查,终于找到了烈士的家乡,找到烈士家乡的亲人。50多年过去了,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没有当年当了红军的杜永海(杜光华)的音信。当听说他已牺牲在东北通化后,亲人们悲痛欲绝。杜光华的弟弟杜永伦与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取得联系后,曾代表乡亲多次来通化祭奠杜光华烈士。当年杜师长牺牲时留下了一个女儿,当时只有16个月,妻子陈玲又怀有6个月的身孕。刚刚结婚两年多的妻子陈玲,无法忍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痛不欲生。辽东军区副政委肖华、第四纵队政委彭嘉庆等军区首长鼓励陈玲要化悲痛为力量,把杜师长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杜师长的遗腹子出生后,军区首长给他取名杜永念,意在永远怀念父亲。陈玲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凄惨,每当喊起儿子的名子就会想起丈夫杜光华而伤心,后将“永念”改为“永年”。四保临江战役胜利后,为了照顾好杜光华烈士的生活,军区首长经再三考虑,由四纵队政委彭嘉庆从中做媒,陈玲与原胶东老六团团长(当时杜光华是该团参谋长),杜光华的亲密战友贺东生结成革命伴侣。为了避免伤害杜师长两个孩子的感情,也为了一家人的和谐相处,杜师长的两个孩子改为贺姓,女儿取名贺茑,儿子取名贺军,并一直对两个孩子保守着杜光华是他们亲生父亲这个秘密。
1985年5月,中共通化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中共通化市委党史研究室前身)为纂写杜光华传记,专门派人到湖南长沙采访了刚刚从广东省军区司令员岗位上退下来的贺东生和妻子陈玲。当问起杜光华的两个孩子时,陈玲流着泪介绍说:“光华的两个孩子都非常好,首长(指贺司令员)对光华的两个孩子比亲生的还要好,这里有太深厚的那种生死与共的战友情谊,是任何情感都无法比拟的啊。现在我们一家人非常和睦。我们还没有告诉两个孩子他们的生父是杜光华”。
1998年,贺东生司令员逝世。临终前他再三叮嘱陈玲要把两个孩子的身世告诉他们,让两个孩子一定要到通化祭奠他们的亲生父亲。在杜光华师长牺牲54年后,他的两个孩子终于先后来到了通化,祭奠了他们的生父,也了却了养父和几代人的心愿。
2001年春,杜师长的亲生儿子贺军(原名杜永念,杜永年时任湖南省侨办外事处处长)、儿媳李淑云(湖南省交通银行工会干部)先后与杜师长生前所在部队四十一军、通化市地方政府和通化军分区取得了联系,找到了父亲杜光华的牺牲地和安葬地,并把情况及时告知了在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工作的姐姐贺茑(原名杜东征,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驻比利时大使馆武官处副师级秘书,大校军衔)、姐夫李锐(中国人民解放军派驻比利时武官处正师级武官,大校军衔)。
2001年3月7日,贺茑夫妇回国,来通化祭奠父亲。通化市委常委、通化军分区政委邢军林大校代表通化市委、市政府、军分区,陪同贺茑夫妇来到了54年前杜师长的牺牲地——通化县小荒沟的西山坡上,这是贺茑首次祭奠自己的父亲。光华镇的老百姓听说杜师长的女儿前来祭奠父亲,许多人自发地拿起的扫雪工具,为她清扫上山的道路。上午10点,一个迟来了半个多世纪的祭奠在这里举行。当地的一位老人,即杜师长当时牺牲地点的见证人,向贺茑夫妇介绍了杜师长牺牲时的情景;党史研究部门的同志介绍了杜师长为取得四保临江战役全面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贺茑扑倒在曾被父亲鲜血染红的雪地上,多少思念、多少委曲、多少苦痛要向父亲诉说啊!她用自己的面颊亲吻着初春的白雪,悲痛地呼唤着:“爸爸,您的女儿来看你了!爸爸,女儿来的太晚了!”在场的党政军领导和当地群众,无不为之动情,无不为之落泪……
碧血丹心化春色,白山松水记英名。岁月走过了60个春秋,现在杜师长牺牲地已建成为通化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到杜师长的牺牲日、清明节,一队队的学生到这里举行入队、入团宣誓,缅怀烈士的业绩。杜师长曾战斗过的地方——通化,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现代化气息、具有独特魅力的新兴城市,这里的人们正享受着先辈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让我们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链接二:
杜光华革命烈士牺牲地
位于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长青村六组大龙瓜沟山坡上,海拨571米(即571高地),距光华镇8.5公里,距光桃线公路1公里,距长青村六组200米。
杜光华(1915—1947),原名杜云生,又名杜永海,四川阆中市天林乡杜家崖人。他15岁学木工走乡串户,1931年参加“升保农民暴动”,次年参加红军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四方面军一团班长、排长、连长。八年抗战中,他随115师开赴抗日前线,立下显赫的战功。
1944年,日军占领胶东半岛绝大多数县城,抗战进行到最为艰苦的阶段。当年11月17日,已任胶东区十四团团长的杜光华,奉命率部开赴郭城执行战斗任务,歼灭作恶多端的国民党地方势力赵保原部。
然而,当杜光华和他的战士们急行军近60公里,开赴到长沙堡,并且对赵保原部实族实施了战术包围时,前方侦侦察人员报告,日军大岛部队约1000人及伪军500人正向长沙堡开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杜光华镇定自如,他果断指挥部队改变进攻目标,先抢占附近高地,给日伪军布下了口袋阵,把遭遇战变成伏击战。
当天下午4时许,战斗打响了。敌人受到突然打击,一开始惊惶失措,但很快就组织起队伍,向我军阵地发起猛烈进攻。日军凭借装备精良,动用了重机枪。迫击炮甚至是催泪弹,先行火力压制,再组织轮番冲锋。战斗异常惨烈,在前沿阵地上,我三营长胳膊被手榴弹炸断正在包扎时,猛然发现一名日军正与我军战士扭打在一起。三营长拖着绷带跑过去,举起驳壳枪给了鬼子一枪柄,打得他脑袋开花,应声倒地。面对扑进阵进的日伪军,英勇的战士们用手榴弹炸,用机枪扫,用刺刀捅,用牙齿咬,就是不退出阵地半步。
战斗中,杜光华的爱将,著名战斗英雄,19岁的副排长任常伦为保卫团指挥部,在用刺刀连续捅死5名日本鬼子后壮烈牺牲,其守卫的阵地也落入敌手。杜光华亲自带领预备连发起冲锋,把尚未站稳脚跟的日军赶了出去。
战斗一直进行到第二天拂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激烈战斗,遭受沉重打击的日伪军斗志全无,转头立即向莱阳方向逃窜。杜光华立即指挥部队乘胜追击,打得敌人溃不成军。稍作休整后,杜光华又率部向赵保原部发起攻击,同样大获全胜。
此役,杜光华获得“虎将”的美名。他准确分析敌情,不惮两面受敌的危机,以一个团的兵力主动对抗日伪军1500人,击毙日军120余人,俘敌12人,缴获大批武器。这是日军入侵胶东以后遭受的第一次惨重打击。战后,48名烈士被安葬于当地栖霞灵山,十四团被授予“顽强战斗的模范”称号。
在解放战争中,时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十师师长的杜光华,率领“拳头师”同数百倍于我军的强敌浴血拼杀,屡战屡胜,直至献出生命,堪称四保临江战役的大功臣。
一保临江,二保临江,杜光华师一直担当着攻坚克难的主力角色。1947年2月,新年刚过,三保临江的战役,又紧接着在长白山区西部的柳(河)、通(化)两县全面展开。2月22日,蒋介石的第37师之主力被我军第三、四纵队压缩,分割并包围在通化县境内的崇山峻岭中。战局正进入关键时刻!包围圈南部的战略要地小荒沟群山上,炮声连天,硝烟弥漫。担任阻击打援战的第四纵队直属队和10师,在杜光华师长指挥下,虽受包围圈内外3倍于我军的敌军夹击,却如一道铜墙铁壁,顽强地阻止着敌人的拼命突围与增援。
此战役,事关东北全局,杜光华深感 自已肩上的责任重大。他抱着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发誓拖住敌人。敌人为了赶去增援,不停地以整团、整师的兵力轮番向我军阵地猛扑。杜光华自始自终地坚守在前沿阵地,组织部队奋力拼杀。正当敌人丢下大批死尸和伤兵,又一次败退时,一枚迫击炮弹突然在他的身边爆炸。这位年仅31岁而戎马16载的军中虎将与警卫员当场壮烈牺牲。将军牺牲后不久三保临江大获全胜,是役,共歼灭敌军1.439万人,先后收复了辑安、金川、辉南、桓仁、柳河等5县。从1946年12月17日起到1947年4月3日,历时108天,歼敌3.68万人的四保临江战役全面大捷。
1947年2月28日,辽东军区在临江县城韩家台子南山坡,为杜光华师长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参加追悼会的军民有1万余人,人群中不时发出如海潮似的悲声。肖劲光、陈云分别致悼词,杜光华悲苦的少年生活,战场上勇猛杀敌的壮举,为人民九死而不悔的忘我无私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军民杀敌建功的热情,更加坚定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坚持南满斗争的信心。
为纪念杜光华师长,通化县人民政府,将杜光华牺牲地同心镇改为光华镇。2004年10月,经通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杜光华烈士的牺牲地—通化县光华镇长青村六组后山修建杜光华烈士墓,烈士墓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平方米,共投资5万元。
2007年6月28日,通化军分区司令员刘宝全、县长庞庆波、县委宣传部部长吴思志、县人武部政委任晓红、杜光华烈士的子女及光华镇领导在光华镇召开了关于维修杜光华烈士纪念碑的现场办公会,为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大力弘杨烈士精神,加强对烈士纪念建筑物的管理和保护,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对杜光华烈士墓进行整体维修。通化军分区、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和光华镇政府共投资50万元对杜光华烈士纪念碑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筑了100多米的水泥台阶,对纪念碑碑体全面维修,同时把三层底座粘贴大理石照面。为便于管理和保护纪念碑,在纪念碑四周修建石条立柱和铁链连接的护栏。为方便参观和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在纪念碑前方修建一个200平方米小型活动广场。